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北京学理论与实践——第27次北京学学术年会通知(1号) | ||
发布日期:2025-02-2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形成了重新认识和加强研究中国的强烈共识,世界中国学研究在全球蔚然兴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悠久、文脉绵长、遗产丰富、文化多元,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1998年,以研究历史北京和当代北京为己任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应运而生,肩负历史使命,扎根京华大地,栉风沐雨,茁壮成长,目前北京学已经成为研究古都北京之显学。北京是中华文化的窗口,集中华文明之大成,这使得北京学必然成为世界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世界中国学需要关注北京学。北京学研究所已正式成为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机构会员。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将于2025年6月20—21日举办“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北京学理论与实践——第27次北京学学术年会”。诚望关心北京学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给予关注和支持,百忙中拨冗出席会议。
会议主题: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北京学理论与实践 指导单位: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联合大学 主办单位:北京学研究基地 承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协办单位:首都博物馆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 北京史研究会 北京地理学会 《地方文化研究》编辑部 会议日期:2025年6月20—21日(星期五-星期六) 会议地点:北京。具体会场地点将在后续通知中告知。 会议规模:120人 会议费用:会议不收取会务费。参会人员食宿费、交通费自理。 会议征文:请围绕会议主题撰写论文。向会议提交论文即获参会资格。会议论文集将作为会议交流材料,会后从中择优推荐给《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北京学研究”专栏发表,或择优收入《北京学研究2025》学术集刊正式出版。以下选题方向供参考。 1. 世界中国学学科体系中的北京学学科地位和作用 2.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北京学学科基础理论探讨 3.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学学科建设目标和发展路径 4.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学研究内容和范式 5. 文明交流互鉴与北京学学科创新研究 6.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城市文化使命、任务和发展路经 7.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实践 8.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实践 9.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非遗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 10.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北京当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使命和任务 11.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12.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13.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国际友人与北京 14. 海外中国学研究动态 征文要求:会议接受论文全文截止时间是2025年5月31日,逾期不再收入会议论文集。论文字数5000—8000字。论文请附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50字以内,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学位、职称、工作单位及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等)。论文排版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请参考附件。 投稿邮箱:会议投稿论文请发送到邮箱:bjxhy@buu.edu.cn。请标明邮件主题:第27次北京学学术年会论文投稿。 论文评奖:本次会议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包括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参评作者请在参会回执中注明。参评论文须保证原创性,且从未发表过。 参会回执:请扫描下方会议报名二维码填写参会信息。
联系人:安亚男 联系电话:13911990279 网址:https://bjstudy.buu.edu.cn 微信公众号:BeijingStudies1998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邮编:100191)
附件1:第27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参会回执 附件2:论文排版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北京学研究基地 2025年2月18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