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环球网:专访民俗专家张勃:清明节是古人“向死而生”赞赏生命之美的人生智慧
发布日期:2020-04-05 浏览次数: 字体:[ ]
环球网2020-04-03 22:47


4月4日至4月6日迎来清明假期,清明节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环球网文化频道邀请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勃,讲述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渊源,诗词中娓娓道来清明节俗,“清明节在诸多传统节日当中,最能让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死亡的意义。‘向死而生’是我们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的生命现实。”

图源:东方IC

清明节的历史演变

清明节气融合寒食节俗

环球网文化频道:清明即是传统节日又是节气,它的由来是怎样的?

张勃:清明作为一个节日,是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清明节气作为时间基础,又吸收了寒食节的习俗活动和节日格调而形成。

清明节气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故称清明。至唐代,清明融入了寒食节习俗才形成节日。寒食节不能用火,只吃冷食。关于寒食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晋文公重耳因国难流亡时,有几位大臣跟随,其中包括介子推。19年后,重耳重返晋国登上王位,对跟随他流亡的大臣进行封赏,却忘记了介子推,于是介子推与母亲隐居山中。后来重耳又想起介子推,但寻之不获,为了让他出来就下令烧山,火势浩大,结果介子推母子被烧死了,晋文公悲痛万分,下令这日禁忌用火,从而形成了寒食节。

寒食节最初是在寒冷的冬季,主要流行于山西太原地区,但到南北朝时期,伴随大量移民南迁,寒食节已传播到了荆楚一带,过节时间也变为冬至日后第105天,与清明节气日在时间上非常接近。节日习俗也增添了娱乐性色彩,出现了斗鸡、拔河等多种习俗活动,还有专门的饮食“饧大麦粥”,暗淡的节日格调变得非常欢乐和明快。

发展到唐代,寒食节成为人们最重视的节日。王冷然的《寒食篇》道:“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此时候,扫墓、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斗鸡子、蹴鞠、踏青等这些活动都在寒食节里出现了。按照当时的历法,寒食节是在清明节气日的前一两日,因为时间相连,这些活动就被清明节气日吸纳了。由此,清明从一个节气日转变为一个民俗节日。

环球网文化频道:古代有哪些与清明节有关的历史典故?

张勃:《唐诗纪事》记载了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崔护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在清明时节独自到长安城南游玩,经过一个村户家,看到花木丛萃、寂无人声,走上前去敲门,过了很久才有一个女孩子隔着门缝来问他是谁,崔护回答,自己是一个人来寻春的,想找点水喝。女孩便打开门端水给崔护,情意绵绵地看着他。第二年清明,崔护想起往事,重回故地,但见门院上锁,于是惆怅地在门上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留下了一段佳话。

图源:视觉中国

清明节的饮食习俗

为啥吃青团?期盼“走路一身轻”

环球网文化频道:有哪些古人笔下的诗词记录了清明时节?

张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代韩翃的《寒食》写到皇帝节日赐新火的习俗。那么赐新火的习俗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和古代的用火方式有关。钻木是古代取火的重要方式,钻木取火费力费时,所以一旦取火成功,不会轻易熄灭,而是保存着火种。这样一来,火就仿佛有了生命。古人认为火的生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进而影响到使用它的人,因此会定期改火,即在特定的时间举行仪式,熄灭旧火,取得新火。隋唐时期,改火选择在寒食节和清明节,寒食节时将旧火熄灭,清明节时家家户户再点燃新火,所以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有诗云:“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宫廷当中也举行改火仪式,取得的新火要先献给皇帝,再由皇帝赏赐给大臣。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就描绘了赐新火的盛大场面,“振香炉以朱喷,和晓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

图源:视觉中国

环球网文化频道:清明节南北方有哪些传统食物,您如何看待青团在年轻人中的流行?

张勃:清明时节的饮食非常丰富,南方的清明节饮食大多用米制成,北方则以面来,所以南方形成了青团、清明果、五色糯米饭、清明粽、茧圆子等。在北方则有子推馍、子推燕等。还有一种比流行普遍的吃食是馓子,也称“寒具”。清明节饮食的特点就是冷食,这与清明节深受寒食节影响有关。北京在清明时节就有寒食十三绝。关于寒食十三绝人具体所指有不同说法,有一种认为包括“三蒸”即芸豆卷、豆面糕,艾窝窝,“四烤”即烧饼、火烧、螺丝转和硬面饽饽,“六炸”,即 炸糕、炸三角、蜜麻花、姜汁排叉、馓子麻花、卷果。其中,蜜麻花也叫糖耳朵,在十三绝中更为畅销,因为有清明节吃糖耳朵耳聪目明的说法。

节日饮食通常都不是仅追求一种美味,更重要的是它里面蕴含着意义。吃青团在南方叫做“吃青”,有“清明吃到青,走路一身轻”的说法,所以清明时节人们会吃青团,期望能够强筋骨、益气力。

清明节的生命态度

向死而生 赏生命之美

环球网文化频道:今年清明在特殊时期的影响下,多地暂停现场祭扫活动,鼓励网上时空信箱等形式思念先人,如果给先人写一封信,您会写给谁?最想对他说的话是什么?

张勃:我想给我的父亲写封信。父亲2006年去世,对他的思念却没有因时间流逝而冲淡。我会告诉他,母亲很好,家里的牡丹花也已经开了,母亲说今年的花开得格外多,格外好。都说“谷雨三朝看牡丹”,今年却是未到清明已经绽放,也许是知道我们都在盼望着春天。

环球网文化频道:清明时节活动,除了踏青游玩还有哪些意义?

张勃:清明节在诸多传统节日当中,最能让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死亡的意义。“向死而生”是我们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的生命现实。明明知道前面有一个归宿在等着我们,但仍然形成了非常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首先,看重生存的价值,认为生命短暂宝贵,应该珍爱生命,清明踏青、放风筝、荡秋千,都表现了对生命的热切关注和对生命之美的欣赏;其次,尊重逝去的生命,慎终而追远。人的一生不仅包括有尊严地生,也包括有尊严地死和死后被有尊严地对待。中国人不仅珍爱活着的生命,而且尊重逝去的生命。清明节的习俗,包含对生命本身逝去的缅怀与悼念。

再次就是我们会努力超越生命的短暂,去实现人生的不朽。一个人的肉身虽然不在了,但他生前若是品德高尚,或建立了功业、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言论而被后人铭记在心、彪炳史册,即从事了“三不朽”的事业,就可以实现不朽。这使得中国人具有较强的担当意识和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古代爱国仁人志士留下的诗词,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现的就是这样的生命意识。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