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前线:国庆节,你在北京吗?
发布日期:2019-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9年9月25日,人们在天安门广场驻足仰望拍摄夜色中的天安门城楼

“国庆节,你在北京吗?”这句国庆节期间流行的问候语,貌似简单,实则饱含情谊,蕴藏着对北京和祖国的一片深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逢国庆,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像首都北京这样成为亿万人心中向往的地方。
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节作为举国欢庆的节日,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现象。在我国,一般认为“国庆”一词出现在西晋陆机的《五等诸侯论》之中,其文云:“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但其意宽泛,与今天所说的“国庆”有一定距离。不过,传统社会也有与当今国庆类似的节日,即皇帝的生日。
以皇帝生日为全国节日的做法始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七年(729)八月初五,唐玄宗借自己的生日在花蕚楼下宴请大臣。丞相张说、宋璟等上表请求将每年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得到唐玄宗的首肯。千秋节盛极一时,所谓“率土普天无不乐,河清海晏穷寥廓”。后该节又改称“天长节”。唐玄宗的做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皇帝诞辰设节,全民庆贺,成为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朝。1912年,伴随封建帝制的灭亡、中华民国的成立,国民为皇帝庆生的做法废止了,庆祝国家诞生的“国庆日(节)”提到日程上来。经过诸多讨论,最终确定以武昌起义日为国庆日。因时在10月10日,故又称“双十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双十节”已不合时宜。同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鲁迅夫人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听了非常支持,认为:“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确定:“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自此,每年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2019年9月27日晚,北京,八达岭长城点亮灯光秀。“祖国万岁”“我爱你中国”9个金色大字逐一显现,表达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
国庆节怎么过
作为政治性节日,国庆节比任何一个节日都更能反映时局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经历了诸多坎坷。国庆节无疑深受时局影响而呈现出若干变化,但另一方面,经过70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过法。
一、休假。是否放假是评判一个节日是否受到重视的重要指标。以此衡量,国庆节显然是深受重视的。1949年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属于全体者”的节日共4个,假期共7天,“国庆纪念日”放假2天。1999年修订该《办法》确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也是4个,假期共10天,国庆节放假3天。现行《办法》公布“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7个,假期11天,国庆节放假3天。国庆节始终是全体公民共享法定假期的节日,且放假天数始终位居各节之首(与春节并列)或第二的位置。1999年我国休假时间进行统一调整,围绕国庆节、春节和劳动节形成三个长达7天的长假,也称为“黄金周”。2007年又对三个长假进行调整,劳动节七天长假取消,国庆节长假则保留下来,同样反映了对国庆节的高度重视。

2019年9月28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阆中古城街道上插满了五星红旗

无论是放假3日还是休假7日,都为人们过好国庆节提供了必要的时间条件。也正因此,每到国庆节,大量外地人得以来到北京游览参观,同时,大量北京人也可以远行到祖国的其他地方。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国庆假期的到来,不仅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文化交流。
二、升旗、摆花。悬挂国旗、摆放鲜花,既是为国庆节营造氛围的手段,也是庆祝国庆节的活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是北京国庆节期间非常引人注目的活动。毋庸讳言,对这一仪式的重视是逐渐发展的。最初并非天天升旗,升旗也没有国歌伴奏,更鲜有人围观。北京供电局一位名叫胡其俊的电工一人承担了26年的升旗任务。直到1982年我国才有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199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通过,明确了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人们对于国旗的认识日渐提升,天安门升国旗仪式也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并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1991年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正式成立,新的升降国旗仪式也自当年5月1日起实行。201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升国旗仪式变得更加庄严隆重。
国庆节期间,除了升旗,机关、学校、商家也会将国旗悬挂在显眼的地方,还有人将国旗拿在手上,或将国旗图标贴在脸上、衣服上,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渲染着国庆节的气氛,也突出国庆节的特点。国旗之外,许多单位和家庭还在门口悬挂大红的灯笼,上写“欢度国庆”“庆祝国庆”等字样,也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欢乐气氛。

2019年9月28日,北京北海公园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氛围

摆放鲜花,是烘托气氛的另一种有效方式。首都人民喜爱用盛开的鲜花为国庆节增添亮色,这既包括普通市民在家门口摆放的鲜花,也包括北京各大公园举办的花卉节里的鲜花,还包括专门设置的花坛里盛开的鲜花。届时各区主要街道、路口以及主要建筑前都会摆设大量形状各异的花坛、花带,可谓鲜花满城,五彩缤纷,其中天安门广场是花坛摆放的重点。自1986年开始,这里每年都会围绕当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设计布置广场中心主题大型花坛。比如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广场中心布置了“祝福祖国”巨型花篮,寓意团结奋进。花坛顶高17米,篮体高15.3米,篮盘直径15米,花坛底部直径50米。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1949-2018”,篮体北侧书写“欢度国庆,1949-2018”等等。经过30多年的积淀,天安门广场的花坛早已不仅是妆点秋色的节庆摆设,而成为时代的缩影和亿万同胞表达情感的载体。 
三、阅兵、游行。阅兵是历史悠久的盛大仪式。早在公元前,西方就有阅兵活动,18世纪后开展得更为广泛。在我国,先秦时期也已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现代意义上的国庆阅兵,始自1912年的双十节,当日在北京举行的阅兵仪式中,受阅军队22000人。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阅兵被列为开国大典的重要内容。1949年10月1日,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后,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不久,开国大典的重头戏——阅兵式就开始了。这次阅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第一次公开亮相,彰显了军威国威。但受阅部队装备多是别国淘汰的旧品,号称“万国牌”,一辆装甲车还在检阅途中因机械故障熄了火。为了防止敌机袭击,空军飞机带弹受阅,反映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怎样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次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两大部分,成为我国现代阅兵式的蓝本。
此后,一直到1959年,每年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式。196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做法。但由于时局变化,新中国成立20周年和30周年没有举行,直到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才又举行。当时各种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由中国自行研制,充分展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9、2009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又举行了两次盛大的阅兵式,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国力量和中国进步,对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了积极影响。
群众游行,也是庆祝国庆的重要活动。自1950年至1959年,每年10月1日上午10时,国家领袖、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就会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阅兵式后,观看大规模的群众游行。他们多手举红旗、红灯笼,高呼着“毛主席万岁”,浩浩荡荡地经过天安门城楼。1960年以后阅兵式减少,群众游行成为国庆活动的主体 。 

1962年10月1日,首都北京,热情欢呼“祖国万岁”的归国华侨学生
20世纪70年代后,游园活动取代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庆祝的主要场所也由天安门广场转移至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颐和园、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等更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公共场所之中。这些公园往往安排各种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
大规模、有组织的游行游园活动以官方组织、群体参与的方式开展,是具有集体狂欢性质的盛大仪式,极大地显示了集体的力量和国家的力量,激发了人们对共和国的认同和热爱之情。但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个体生活自主性的增加,这一庆祝方式不再像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样频繁出现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个体和家庭为单位的旅游休闲活动的盛行。尤其是1999年公布十一长假后,无论在天安门广场上还是在北京各大公园里,到处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国庆越来越成为人们感受美好生活,享受人生幸福的节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规模游行游园活动的消失。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庆典上都举行了群众游行。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2019年9月28日,在北京大望京公园内,湖水倒影着大望京商务区几栋高楼上绚丽的灯光,“我爱你中国”“祖国万岁”等字样闪耀其上
四、为国庆献礼。为国庆献礼,有多种方式,可以撰写文章歌颂祖国,可以发行邮票以示纪念,也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或者用优秀的成绩作为礼物,其中逢十的国庆节献礼活动最为隆重。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建筑”,又称“国庆十大工程”,落成于1959年国庆节之际,就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准备的一份厚礼。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提出要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学习体验活动,主题宣讲活动,共和国故事汇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主题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等等,同时还发布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标语口号,供各地区各部门选用。这一通知为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庆祝活动指明了方向。而事实上,在该通知发出之前,许多单位、社区和个人就已经开始献礼的准备活动。比如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晚报2019年2月5日就在地坛庙会上共同举办了“国庆70周年·京城瞬间”大型主题摄影展,展览精选14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70年来首都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

  2019年9月29日上午,北京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在八角文化广场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

五、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开国大典前夕,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典礼上,毛泽东满怀激情地宣读了由他起草的题词与碑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吃水不忘挖井人。雄伟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用17000多块坚固的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巍然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铭记着人民英雄的奋斗史,也镌刻着人民的缅怀与敬仰,宣示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自2010年起,每到国庆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整个仪式隆重盛大,充满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的象征意义。
2014年以后,随着烈士纪念日的设立,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篮仪式改于9月30日举行。这一转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没有烈士的英勇斗争,便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今天人们所享受的社会和谐、生活幸福,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缅怀烈士与庆祝国庆,理应是国庆节的两大主题。今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仍会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的敬献花篮仪式。

2019年9月28日,北京,中关村大街上演国庆主题灯光秀
除上述之外,国家层面,每到国庆节,还会举行大规模的国庆招待会。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国庆招待会是中国的一场重大政治宴席,它不仅仅是一顿晚宴,更是各民族、港澳台同胞、各界人士普天同庆的团圆时刻。 
 懂得国庆,方知国家。国庆节作为庆祝国家成立的节日,不是一般的假日,而是有着政治关怀和人文诉求的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庆节需要以休闲的方式度过。然而仅有休闲是不够的。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需要关注并参与到国家的庆祝仪式之中。因为仪式可以汇聚力量,让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奋斗。怎样将休闲与仪式有机结合,过好国庆节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首都北京在这方面理应有更多的担当。  

作者: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媒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HabWx8tvOOu7BdQanESTQ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