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通讯
张宝秀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应邀在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科建设 教育教学大家谈“分享了北京学高精尖学科的建设与创新发展成效
发布日期:2024-03-25 浏览次数: 字体:[ ]

扎根北京,交叉融合,守正创新,擦亮品牌

——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实践与创新发展

张宝秀

 

2019年5月,以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和设计学四个一级学科为主要依托学科的“北京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至2023年4月高质量完成学科建设任务,通过了北京市教委的验收,带动了学校“人文北京”学科群建设,助力推进学科协同发展,北京学骨干学科之一“考古学”和交叉学科“文物”成为学校申博主力学科。2023年9月,以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成效为主要基础,学校整合全校骨干学科力量和资源,成功申报北京市属高校新一轮一流学科“北京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

一、学科建设目标

北京学学科践行“研究北京、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的学科使命,依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等平台,凝聚融合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设计学等学科服务北京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力量,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与文化传承为研究主线,以“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贯通”为研究框架,创新综合性融学科研究方法,形成时空智能技术与人文社科理论体系交融的研究方法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全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北京学”对“人文北京”学科群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服务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二、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与特色

“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集成性的跨学科融合特色,以“文化+规划+技术+设计”的集成融合研究范式为引导,不断探索跨学科融学科建设。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和设计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北京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动力机制、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北京地域文化特征与文脉传承、时空智能与城市文化感知计算四个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高精尖学科重点研究方向。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

运用城市考古、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大数据和时空间综合分析技术,诊断北京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剖析北京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过程和动力机制,形成北京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田野调查、综合保护方法、文物保护技术、文化区分析、数据融合与虚拟仿真技术,透视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焦点问题,建构新时代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形成城市学、地方学跨学科综合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脉传承的北京实践和中国范式。

(三)北京地域文化特征与文脉传承研究

利用考古、历史与艺术分析方法,解析北京地域文化特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时空智能与城市文化感知计算研究

融合利用时空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探测北京城市文化发展与服务感知状态,将地理空间与历史、考古、艺术元素相结合,为北京城市发展综合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处理算法、计算模型、虚拟仿真及可视化设计。

三、学科建设内容与成效

(一)建设平台,组织活动,擦亮“北京学”品牌

坚持“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平台建设宗旨,获批财政专项经费投入建设了数千平方米的“考古室内发掘与复原展示实验室”“考古材料与工艺复原实验室”考古学科实验室和“传统工艺虚拟仿真体验系统”和“三维扫描数据平台”设计学科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室,进一步完善首都文化智库实验室和“时空智能与城市文化感知计算”实验室;作为骨干力量和平台支撑学校成立“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与学报编辑部合作共建教育部名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学研究”专栏;北京学研究基地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注重建设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如2021年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成立“北京辽金元历史考古研究中心”,2022年推动学校与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发挥平台作用,持续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会、沙龙、讲座等学术活动,推动跨学科深入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擦亮学术品牌,在高精尖学科建设周期内,主办或联合主办北京学学术年会、三山五园学术研讨会、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运河非遗论坛等高水平学术研讨会17次,举办北京学学术沙龙讲座47场,北京学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二)汇聚力量,建设团队,提升学术队伍水平和实力

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跨学科跨学院建设扎根京华大地、熟悉北京、热爱北京、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效显著,学术梯队日益完善,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成立了由20多位资深专家组成的“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骨干教师队伍从50人增至70人。通过组建北京学跨学科团队、围绕重点研究方向指导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设立开放课题、支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北京实地调研、组织每2周一次的北京学学术沙龙讲座和参加校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等方式,汇聚力量、凝聚人心,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

(三)聚焦方向,坚持积累,提升有组织科研能力和水平

聚焦北京学高精尖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组织跨学科团队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积极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努力产出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在高精尖学科建设周期内,骨干教师主持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新增横向课题139项,到账科研经费9347.58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23篇,其中SSCI/SCI收录、C刊论文及重要报纸文章153篇;组织撰写出版《北京学学术文库》丛书和《北京学研究》《三山五园研究》《地方学研究》等有学术影响力的系列学术集刊共54部;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四)扎根北京,打造智库,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围绕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基本格局和总体框架,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考古勘探发掘、非遗传承、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科研,深入扎根京华大地,坚持调查研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取得突出成效。骨干教师撰写研究报告、《成果要报》和成果专报《北京学观点》等43篇,均被有关部门采纳,其中5篇获北京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北京学高精尖学科的重要支撑平台北京学研究基地2022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发挥了良好的文化智库作用,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等部门多次发来感谢信。

(五)发挥优势,学科交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北京学研究所专职教师为核心,凝聚四个骨干学科教师的力量,探索学科交叉模式下研究生培养路径。申报并获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学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取得研究成果,指导北京学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四个骨干学科教师合作开设“北京历史文化与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等有特色的北京学研究生课程,录制2门慕课,其中1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学习强国”播出;设立“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学生创新项目”82项;在北京学学术年会上设立研究生论坛专场;举办“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出版论文集;组织学生扎根京华大地开展调研活动,聘请合作单位专家担任第二导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科竞赛,取得多项成果和奖励,如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学生创新项目成果《中华门历史变迁及数字化复原》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特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奖三等奖。

(六)开放合作,加强交流,扩大学科国际影响

与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日本富士学会等国外研究机构签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两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翻译英文版《北京学研究》(Beijing Studies)2册;资助出版Touring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为首都图书馆翻译《京华旧影》等;加强北京学研究成果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加强学术交流互访,邀请美、日、韩、法、瑞典等国10位专家学者前来,骨干教师出访11人次,赴日本、以色列、芬兰、爱沙尼亚等参加会议或进行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与国外机构联合举办艺术方面的国际工作坊。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