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通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研究员做客北京学学术沙龙主讲《龙说》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5月10日,北京学研究基地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研究员做客北京学学术沙龙,以“龙说”为题进行学术讲座。沙龙活动由北京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张勃研究员主持。线下线上共计230余人参与了沙龙活动。

首先,冯时研究员讲解了《周易》乾卦《彖》《象》以及《说文·龙部》中关于“龙”的记载,为后面的论述进行铺垫。同时提出问题:古代的“龙”到底来源于哪里?“龙”为何能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龙世俗形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之后,冯时研究员运用详细厚实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从上古天文学研究的角度指出,“龙”的原型不在地上,而在天上。判断依据在于,关于“龙”最早的文献记载与天文有关,同时一些考古出土的文物也表明“龙”的原型在天上。

为了进一步说明“龙”来源于天象,冯时研究员将北斗星图二十八宿与《周易》记载的内容进行比对,指出“龙”是“龙星”,即由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六宿“角、亢、氐、房、心、尾”所组成的巨大天象。《周易》乾卦中的初九、九二、九四、九五、上九、用九等6条爻辞中,直接出现“龙”或间接描摹“龙”的形态,这些爻辞实际上描绘了东方龙星的运行轨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正是天象中“龙”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龙”字的本义具有形状巨大、地位崇高的意思。

接着,冯时研究员又讲解了甲骨文或金文中“龙”字的形状与龙星高度一致,甚至甲骨文“龙”字构件顺序与角、亢、氐三宿的位置完全吻合。同时,通过对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发现的商代铜觥、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发现的西汉壁画墓、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等文物和遗址的分析,可以确定“龙”的形状与天象是相互对应的。此外,“龙”已具有阴阳特征,通过对目前发现的青铜器龙纹的细致考察,冯时研究员认为其中菱形纹表示阳纹,鱼鳞纹表示阴纹。古人将升天之龙饰以菱纹, 将降伏之龙饰以鳞纹,彰显了刚柔交错、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天象中的“龙”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特殊功能,谁观象授时、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就有了权力,因此“龙”成为了王权象征。

讲座最后,冯时研究员指出龙的世俗形象出现与祭祀活动关系密切,且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世俗形象,有的地方以鳄鱼作为“龙”的世俗形象蓝本,有的地方则以“马”为龙的世俗形象来源。为了将“龙”的世俗形象区别于原型动物,对这些形象在细节上进行了改造。这也再次说明“龙”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了其无法在世俗上有具体原型,只能取源于天象。

讲解结束后,主持人张勃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观点精彩,并就“如何确定岁首的具体时间”向冯时研究员请教。冯时研究员认为在甲骨文中,商代的岁首是在秋分的下一个月。冯时研究员还与线上线下的听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听众的问题。

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教授对冯时研究员表示感谢和致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对“龙”的崇拜是从多个地区开始,还是从一个地方开始后传播到其他地方?“龙”的准确的英文翻译应是什么?冯时研究员认为,根据观象授时的水平,对“龙”的崇拜应该是从一个文化区传播到其他文化区的。对于“龙”的英文翻译 “Dragon”,从文化上与中国 “龙”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用“龙”的拼音作为其英文翻译即可。

 “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本次学术讲座的内容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