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北京学研究基地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The Research Base for Beijing Studies, Beiji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ase)(2024年3月)
发布日期:2024-03-28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发展历程与平台建设

北京学研究基地是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 2004 年 9 月联合批准设立的首批北京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成立于 1998 年 1 月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为核心力量,整合校内外研究资源,以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为北京学研究所题写的“立足北京 研究北京 服务北京”为平台建设宗旨、以“服务决策、服务学术、服务市民”为平台服务定位、以“地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为特色的北京市级跨学科研究平台。

2016 年 12 月,北京学研究基地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名录;2022年入选CTTI智库高校百强榜名单。2019 年 5 月,以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设计学为骨干学科的“北京学”获批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至2023年4月高质量完成学科建设任务,通过北京市教委验收。2023年9月,在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成效基础上,学校整合全校优势特色学科资源,申报并获批北京市属高校新一轮一流学科“北京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

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学研究”专栏,该专栏2011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名单。作为骨干力量和平台支撑学校成立“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注重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如2021年依托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校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成立“北京辽金元历史考古研究中心”,2022年推动学校与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

二、重点研究方向

北京学研究基地以北京城市地域综合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时空演进、保护与发展为主线,坚持“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贯通”的研究视角,以中观到微观层次的调查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综合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学科研究主线: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与文化传承研究为主线,重点开展北京城市地域综合体及周边区域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文脉传承、文化传播的综合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

重点研究方向是:(1)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律动与保护发展;(2)北京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3)首都文化内涵挖掘与文脉传承;(4)时空智能与首都文化感知计算。

三、科研项目与成果

北京学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200 多项,基地自设开放课题 300 多项;编辑出版系列学术集刊《北京学研究》《三山五园研究》《地方学研究》等,组织出版《北京学学术文库》《北京学丛书》《北京文化史丛书》《北京宗教史丛书》等系列著作、文集100 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百篇,撰写调研报告、成果要报、咨询报告等数十份,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山五园保护利用、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首都文化、北京考古、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等领域取得丰富研究成果。2023年开始发布年度“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数”。

2019 年 7 月创建智库成果专报《北京学观点》,已向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办公厅、市文物局等部门报送12期,均被采纳,其中多期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2023年,《立足北京 研究北京 服务北京:北京学研究基地在服务首都文化建设中发展壮大》获评 “CTTI 2023年度智库建设最佳案例优秀案例”。

四、学术活动

北京学研究基地发挥学术平台作用,持续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会、沙龙、讲座等学术活动,推动跨学科深入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擦亮学术品牌,基地影响力不断提升。

自1999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北京学学术年会,经常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合作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每年编辑出版1部《北京学研究》集刊。不定期组织校内师生和校外相关人员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读北京”活动。

五、学术队伍

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队伍由北京学研究所、校内与北京学研究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校内其他相关学科、校外特邀研究员“四个圈层”构成,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国内外相结合。

北京学高精尖学科现有校内骨干教师 80 人,校外特邀研究员近百人,是一支扎根京华大地、熟悉北京、热爱北京、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较高研究水平的专兼职学术队伍。

北京学研究基地设有学术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组成。校特聘教授李建平研究员担任主任,张宝秀教授担任副主任,成志芬教授担任秘书。

六、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

北京学研究基地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利用研究成果为教学服务。以北京学研究所专职教师为主,与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应用文理学院各专业教师合作,在校内开设北京地域文化、走读北京、人文北京、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师将大量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中。

研究基地在校内先后定期举办“北京学讲堂”“北京学学术沙龙”等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国(境)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做学术讲座,营造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积极参与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首都图书馆“首图讲坛”、北京市教委“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社会科普文化讲座活动,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协拍北京电视台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大西山》《永定河》《长城长》和七集《这里是北京·定都》等,转化应用研究成果,传播首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交流合作

北京学研究基地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平台,已经与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韩国瑞永大学地域发展研究所、北京地理学会、北京史研究会、内蒙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泉州学研究所、珠江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国内外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日本富士学会等合作举办“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

我们愿与所有关心北京、热爱北京、对北京和北京学研究感兴趣的机构和同仁、朋友精诚合作,共同为北京学和地方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们愿与全国各地、海内外各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加强交流,共创美好未来!

八、现任负责人与联系方式

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张宝秀教授

基地副主任:张景秋教授、张勃研究员、陈坚副馆长(首都图书馆)

基地办公室主任:安亚男助研

联系电话:010-62004509

电子邮箱:ldbjx@bu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 197 号,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91

基地网址:http://bjstudy.buu.edu.cn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