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通讯
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第21讲成功举办——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谭烈飞讲述“三山五园”的损毁与复建
发布日期:2021-03-21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1年3月12日,北京学研究基地举办的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第21讲即“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系列讲座之八圆满完成。本次沙龙邀请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谭烈飞编审做了题为“从三山五园损毁复建感受历史的演进变迁”的讲座,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少华博士作为与谈人,一起探讨了三山五园的文物保护和复建问题。沙龙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建平研究员主持。校内外近300人在线参加了听讲和交流。

谭烈飞编审首先梳理了“三山五园”名称的由来和演变,以及三山五园兴盛时期的概况,接着重点讲述了一百多年以来三山五园所经历的损毁和复建历史过程。

历史上三山五园遭受了多次大规模的破坏,如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等园内无数珍宝的掠夺和对建筑的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对园区内残存建筑和古树名木的破坏、清末民初军阀奸商等对园内残存石构件的掠夺和破坏、“文革”时期对园区山水体系的破坏等等,使得三山五园面目全非,失去了往昔的繁荣胜景。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曾经进行园林复建,其方式有四种:一是保持原有布局,有所取舍,更具特色,如颐和园;二是原样复建,保留原来的建筑群和建筑格局,如静明园;三是无法整体复建的,恢复重点建筑,如圆明园;四是难以恢复的,只能任其荒废,如静宜园和畅春园。新中国对三山五园的复建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北京解放后对残破园林进行临时管理,成立管理处;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之后,进入人民公园阶段,在园内种树、整修,加快公园建设;三是“文革”时期,园内进行“红化工程”,大量古建彩画、佛像被拆毁;四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山园林扩大修复和复建,2008年前后,迎来复建的高潮。针对三山五园复建的历史过程,谭烈飞编审认为,所有的复建都打上了主宰者的烙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又都受限于当时的财力,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盛况。

谭烈飞编审最后总结,面对三山五园这样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对园林的复建应以求实为根本,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使各个园林各美其美,展现出各自的特色。

刘少华助理研究与谈内容

刘少华博士在与谈中针对当前三山五园文物保护和圆明园复建等热点问题做了解读。他从《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文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则和法律方面分析,认为当前国家并不提倡文物复建,而且限于资料不足、文物设计和施工的水平等,复建无法准确还原文物的原状。针对圆明园的复建问题,他认为圆明园的被毁给予中华民族沉重的精神打击,对圆明园的复建不但要考虑文物本身,更应考虑其背后的精神价值,保持和保护好遗址原状更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主持人李建平研究员认为,谭烈飞编审的讲座使我们对三山五园百年来损毁和复建的历史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对当今三山五园的价值发掘和文物保护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强调,三山五园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我们应以更加审慎科学的态度将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撰稿:刘少华 编辑:张勃 审核:张宝秀)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