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通讯
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第十六讲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阚红柳副教授讲述康熙皇帝的园林观
发布日期:2020-11-18 浏览次数: 字体:[ ]

 

11月6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举办的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第十六讲、“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系列讲座之三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阚红柳副教授做了题为“康熙皇帝的园林观”的主题讲座,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朱强作为与谈人,介绍了他带领的北林学生团队复原的畅春园空间格局和园林景观。学术沙龙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研究员主持。校内外220多人在线参加了听讲和交流。

阚红柳副教授首先对研究畅春园的原始资料,如档案、奏折、诗文集、图画、域外史料等进行了介绍,然后阐释了康熙皇帝的园林观,并将其概括为宁神怡性的生活空间、避喧听政的政务场所、稽古右文的文化殿堂、一宫多苑的城市格局四个方面。

阚红柳副教授的讲座内容

第一,宁神怡性的生活空间。康熙皇帝建造畅春园与其身体疗养有密切的关系,畅春园是绝佳的疗疾之所。此外还可以在园中避暑安养,与子孙后代共享天伦之乐;在园中种植庄稼,饲养动物,进行田园渔猎。康熙帝倡导节俭造园的理念,初建园林时就限制规模,建造过程中缓行土木,次第扩建,而且精打细算,妥善管理。

第二,避喧听政的政务场所。畅春园的实际功能并非仅仅是一个游赏之所,其根本特点是政治属性,园居而不废事。园居理政也发展成为清代的政治特色,园林功能被置于皇权政治的高度,得到清代政治制度、官僚系统层面的高度配合和体认,进而成为王朝盛衰的象征。

第三,稽古右文的文化殿堂。畅春园是康熙推行崇儒重道、稽古右文、满汉一体等文化政策的殿堂。他巧妙地利用风景佳胜的畅春园,加强与朝臣尤其是汉臣之间的近距离互动,表现出满洲天子与汉人大臣和睦相处、协力同心的思想,园林成为满汉文化交融的媒介和桥梁。

第四,一宫多苑的城市格局。从地理位置来看,京城中心区临近皇宫有景山、西苑,向南有南苑,向西北则有三山五园,多个御苑共存。就功能来说,一宫稳定政治中心,御苑则以帝王居处时间长短为标准,阶段性地凸显其中之一,使其成为与皇宫相伯仲的政治副中心。

阚红柳副教授总结认为,一宫多苑的地理格局和宫苑二元理政模式是清朝康熙时代的历史性开创,并得到此后清帝的认同和传承。随着后来大量赐园、私园的修建,皇家园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进而成为清代北京城市和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朱强博士复原的畅春园全图

朱强博士在与谈中着重讲述了他与团队对畅春园的复原工作和考证工作。他介绍了畅春园的历史沿革、复原的方法及其所用材料等。根据掌握的资料,他们分别对乾隆四十二年(1777)和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畅春园进行了复原。在空间方面,考证出畅春园占地面积约56.64公顷,宫墙总长度约3538米;西花园占地面积约31.47公顷,两者总面积约88.11公顷。在植物景观方面,考证出园中植物共有松柏、竹子、枫树、杨、梧桐、山桃、牡丹等32种。在匾额楹联和意境复原方面,考证出康雍乾时期园中93方匾额和4副楹联的具体内容,并认为这些匾额和楹联反映了避喧听政、山水怡情、蕴理画景、比拟佛国等意境。朱强博士认为,畅春园作为清代首座离宫,一方面沿袭了明代清华园遗留的良好的构园基础和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开创了集多元化宫廷生活于一体的功能布局,并在筑山理水、建筑营造等方面拥有更加丰富多变的布局,达到了“言”“象”“意”之间的协调统一。

李建平研究员高度评价了两位学者的讲座。他认为,阚红柳副教授引用史料丰富,观念新颖,特别是提到的建园与疗养的关系、一宫多苑的布局,非常有启发性。朱强博士对畅春园的复原工作依据充分,非常有价值。随着三山五园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复原研究必将有利于畅春园遗址、边界的保护。两位学者在文化和景观两方面的阐述对示范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撰稿:刘少华 审核:张宝秀  张勃)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