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通讯
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第十五讲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何瑜教授讲述三山五园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发布日期:2020-10-28 浏览次数: 字体:[ ]

10月23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举办的云上北京学学术沙龙第十五讲——“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系列讲座之二圆满完成。本次沙龙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何瑜教授做了“三山五园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的主题讲座,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李扬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共同探讨三山五园的历史和地位。讲座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研究员主持。校内外60多人在线参加了听讲和交流。

何瑜教授分别从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与北京都城发展的关系、清朝皇帝的天下观、三山五园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清朝皇帝喜欢居园理政的原因、三山五园的历史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环环相扣,富有学术性和启发性。

何瑜教授认为,“三山”的称谓始于乾隆时期改瓮山为万寿山之后,“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与“三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重合。“三山五园”作为一个整体名称,出现甚晚,最早是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之后,称为“五园三山”。清亡以后,民间用顺口的“三山五园”来替代“五园三山”,泛指京西皇家园林。京西的皇家园林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此时,香山、玉泉山一带已出现了最早的皇家寺庙,并成为皇家的游猎、驻跸之所,元朝时继续发展,这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清朝入关后,在京西建立众多园林,其中最大的变化,是突破了辽金元历朝统治者仅将香山、玉泉山一区作为游猎与行宫之地,而是长期在此园居理政。从顺治到咸丰,经过七朝二百余年的不断兴修扩建,矗立起一片以圆明园为核心,包括周边诸多衙署、军营、皇家寺庙、皇子皇女和王公大臣赐园等在内,连绵二十里的清代三山五园景区,形成了清王朝的中枢之所。

何瑜教授在讲座中

何瑜教授还讲到,清代以三山五园为中心的皇家园林,无论园林布局、建筑形式、景观称谓,还是雍正、乾隆二帝在园居理政中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措施,都体现出清朝皇帝的天下观。他们突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传统天下观,不仅提出了“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理论,而且将传统的中国与四夷分野变为统一的“郡县其地,张官置吏”的大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山五园既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终形成的指挥中枢,也是中外文化、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舞台。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居园理政?何瑜教授根据康熙《畅春园记》和雍正《圆明园记》分析,居园理政宜祛病养生、宜居宜孝、宜政宜学、宜观农民生、宜亲贤理政、宜绥靖万方等,三山五园实际上等于清王朝治理天下的大本营。何瑜教授最后总结,京西三山五园,既是集中国古典园林之大成的万园之园,也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大清史,整个“三山五园”不仅一水相通,功能各异,而且形成了一个整体,共同见证着清朝的辉煌岁月和民族耻辱。

李扬副教授在讲座中

李扬副教授在与谈中说,三山五园的形成应从长时段进行考量,可以上溯到辽金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生活习俗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他还讲到三山五园的居园理政及其表现出来的清朝皇帝的大一统观念,极有研究价值。

李建平研究员高度评价了何瑜教授的讲座,认为讲座使听众对三山五园有了整体而且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强调,三山五园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和利用示范区,应抓住机遇,加强基础研究,将三山五园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撰文:刘少华 审核:张宝秀 张勃)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