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学研究基地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智库文献 > 智库动态
加强智库建设的三个层次
发布日期:2017-11-04 浏览次数: 字体:[ ]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特别是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智库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各领域的智库建设如火如荼,“中国进入智库大发展时代”。

  在此背景下,智库建设引起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规划编写、政策制定、项目推进、影响评估等实践层面,智库及其专家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进一步促进新型智库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三个层次重点推进。

  一是明确智库建设目标定位。目标决定行动,智库定位必须清晰而明确,才能有效引导智库建设。

  一方面,要明确中国智库建设的整体定位。当前,改革面对的问题日益复杂多变,中央推动智库建设的初衷是冀望智库发挥众人计长的优势,通过提供专业、公正的分析,帮助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跳出靠经验、靠少数人智慧随意建言的非规范状态。因此,智库建设决不能将重点放在追求外在的国际化和形式上的独立性,而是应该牢固锁定其核心目标——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并提出科学性、客观性、人民性的政策主张,实现智为国所用,策为民而谋。为更好地达至目标,智库不能照搬照套西方智库发展的模式,挤压传统的官方智库发展空间,大力发展非官方智库,而是要促进百花齐放和多元发展。

  另一方面,要明确不同机构在智库体系内的发展定位。当前我国的研究机构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军队、社会智库等组成,其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功能、运行等都各自不同,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和长处,明确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和核心议题,通过对本智库研究的领域做全面研究、系统研究、跟踪研究、长期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专业特色明显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二是增强智库研究成果效度。智库的影响力根本体现在研究成果能够获得有益的社会效果,这种效果不仅指政策建议被采纳,更重要的是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这就要求不断强化智库成果的公正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实现研究成果效度的持续增长。

公正性要求智库研究将公平和正义作为根本的价值选择,在研究过程中自觉抵制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影响,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共性和科学性,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研究,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客观充分的证据为基础,开展严谨严密的逻辑演绎推理,提出客观、科学的政策建议。

  专业性要求智库成员必须兼具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政策经验,努力实现知行合一。智库成员要致力于以“知”推“行”,用优秀的、前瞻性的学识理论来观照现实的社会问题,运用规范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开展研究,保证政策分析和政策建议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同时,智库成员还应该致力于把“行”上升为“知”,将一些政策实践提升为概念和理论。

  有效性要求智库研究高度重视考量政策实施的可行性,把解决问题作为政策研究的根本目的。因此智库研究不能止步于政策建议被采纳,还应该将智库研究向前向后延伸、扩展,提升转智成治的效率。在完成政策建议方案之前,应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基于第一手调研数据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提案。在完成并提交政策方案之后,还应对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加以试行进行检验,并适时进行矫正和完善。

  三是提升智库的公众认可。智库既是政府的“第四部门”,也是大众的“思想者”,既要探索和提供新的政策思想,还要长期坚持和倡导政策思想,以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推动政策变迁的持续性力量。

  首先,应当加强与各类媒体的互动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如内部决策参考、学术报告、科普活动、记者招待会、社交网络与自媒体、系列报刊文章等不同形式,拓宽成果宣传渠道,提升成果宣传效率,增强自我营销能力。

  其次,要增强智库语言的建设,用公众熟悉的语言阐述政策主张。话语的力量和影响不仅仅来自于思想内容,同时,也来自于语言形式。采用何种言说方式来表达,直接影响话语的效果。智库成果要得到群众的关注与认可,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的通用表达,针对公众的疑惑和思维盲区,以明白的语言和逻辑思路,将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融入真实情感之中,阐明思想理念,以便公众理解、接受并形成良性认知互动。

  最后,要增强智库研究的参与性,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创设社会公众、智库专家、政府官员之间的直接沟通平台,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聚合与表达提供支持,加深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享到:
0

北京学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900109    E-mail:ldbjx@buu.edu.cn 您是第 访问者
北京学基地 地方学研究